水道頭咖啡民宿
住宿資訊
優惠情報
網路相簿
鄰近景點
聯絡我們
訪客留言
媒體推薦
交通指引
選 單
水道頭咖啡民宿
住宿資訊
優惠情報
網路相簿
鄰近景點
聯絡我們
訪客留言
媒體推薦
交通指引
雲林縣民宿0078號
雲林布袋戲館
~轟動武林‧驚動萬教~ 位於雲林虎尾鎮的「雲林布袋戲館」原本為虎尾郡役所,於昭和六年就已建造,於民國86年列為雲林縣歷史建築,重新規劃為「雲林布袋戲館」,凸顯有布袋戲故鄉之稱的虎尾鎮地方特色。 一到「雲林布袋戲館」門口就可看到一代布袋戲宗師黃海岱先生的人像立牌歡迎參觀的民眾,布袋戲館內展示許多「黃俊雄家族」的戲偶,連曾經被火紋身的戲偶也都列於館內展示。「雲林布袋...
古坑綠色隧道
斗六市往永光的台三線路上,位於斗六柴里橋的古坑綠色隧道,全長約兩公里,路兩旁種植著約五十年歷史的芒果樹,綠蔭如棚形成一綠色隧道。 隧道旁有沿路而行的台糖小火車,其鐵軌、車站、車廂都相當具有獨特性,因此古坑鄉公所有計畫將其景觀結合小火車,規劃為可供民眾結婚的場所及文化景觀公園,公園、隧道、鐵道三合一如此有特色的旅遊景點,您不妨前往一遊,或者可考慮做為你結婚典禮執行的場所,絕對會讓你在這悠閒美麗...
華山遊憩區
華山遊憩區相接著草嶺,且劍湖山世界遊樂區又位於不遠處,從斗六沿著綠色隧道行經至這,可順路至樟湖、草嶺及石壁風景區遊玩。途中經過149縣道,可看到沿路種植的咖啡樹。還可到情人約會常去的華山夜景觀賞區,一邊品嚐著咖啡、一邊欣賞著夜景,相當的浪漫又愜意。 遊憩區的登山步道規劃完善,充滿芬多精的山中,相當適合森林浴,步上大尖山則可見到視野遼闊、山巒起伏的壯麗景色。而除了登山和健行,這還規劃了適合烤肉...
水道頭文化園區
日治時期建在雲林北港的第一淨水場,也就是俗稱的水道頭,迄今約有七十餘年的歷史,水場面積約1.28公頃,為當時最完善的水廠設計。取用北港溪水抽至廠內,經過過濾、沉澱、消毒等多重工序再透過幫浦運送至水塔,隨之分配到各個人家。 現今的水道頭文化園區內包含了水池、唧筒室和蓄水池等遺址。建於昭和5年(1930)的北港水塔分成三層,上層為圓柱鋼筋混凝土蓄水塔,作為儲水之用;中...
笨港口港口宮
笨港口港口宮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為先民自福建福州天后宮所奉請的媽祖金身,現今的廟址為於風水理論上的鯉魚吉穴。港口宮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創建以來不斷的擴建,有香客大樓、大牌樓以及庭園景致優美的天后公園等,香火鼎盛是當地民眾重要的信仰中心。農曆三月份媽祖誕辰即會舉辦六庄十一角頭的大拜拜盛會,每年皆有許多信眾遠道而來參拜。
北港女兒橋(北港溪鐵橋、復興鐵橋)
台灣最長的台糖小火車鐵橋「北港復興鐵橋」,91年橋墩陸續傾倒成為危橋,經縣政府修繕重獲新生,並命名為「北港女兒橋」,成為雲林縣最亮眼的景點。 全場約112公尺聳立在北港溪上景觀橋,鋼構橋梁的外觀十分搶眼,流暢型曲線外觀像是諾亞方舟停放在北港溪上,遮光板以不規則幾何圖形拼湊組成,吸引遊客到橋上欣賞北港溪風景並且一覽舊鐵道痕跡。女兒橋命名由來是取自紅樓夢詩句「女兒是水做的骨肉」,北港溪是孕育笨港文化...
北港春生活博物館
「北港春生活博物館」是由超過40年的盛椿木業轉型而來,創辦人吳春塘先生早年是以「樹木」為根本,打造了盛春木業,加工了許多木材,近年來吳春塘先生為了要表達北港與上天對他的眷顧,因此決定要將樹種回這片滋養他的土地上,並且在102年創立了「北港春生活博物館」,希望能夠將木匠技藝傳承。 「北港春生活博物館」展示區內可聞道淡雅的檜木香,園區四處擺設許多當地的特色裝置藝術以及古早風格的桌椅與傳統農村...
新港奉天宮
新港奉天宮位在新港鄉新民路與中山路口,原名為笨港天后宮,後因洪水氾濫沖毀,後重建於清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年),定名為奉天宮,正殿主祀神祇為媽祖娘娘,後殿則是主祀觀世音菩薩。奉天宮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素有「開台媽祖」的稱號,據傳當時航海家劉定國恭請湄洲天后宮的媽祖,供奉於船上保佑航海平安,路經笨港時媽祖顯示欲留此地佑民,即為「船仔媽」的由來。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媽祖誕辰皆有許多信眾前來參拜,...
北港觀光大橋
造型獨特、龍型結構,北港觀光大橋成為宗教觀光區最耀眼的新地標,也為北港鎮帶來不同的風貌。橫跨雲林、嘉義兩縣,連接北港鎮朝天宮及新港鄉水仙宮的北港觀光大橋,龍型的結構造型,以紅色、金色色彩為主,另外還有配合當地活動與周邊景色所設計的景觀照明裝置,使白晝與夜間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貌。另外橋邊也設置了觀景台、自行車道及運動公園等多項附設建築,自開放通行以來人潮不斷,以成為遊客必經之景點。
品皇咖啡博物館
1984年,創辦人洪明寶先生在西餐吧台師父介紹下,投下多年積蓄自創咖啡品牌,憑藉著一股毅力與堅持,到各縣市的超商與賣場進行掃街推銷自家咖啡,甚至還曾拜訪同一個客戶高達六十次!1989年正式創立后政企業有限公司與自有品牌「品皇咖啡」,成功在兩岸咖啡市場奠基。 品皇咖啡博物館規畫了咖啡歷史文化區、簡報室、咖啡原料與收成區、企業歷史與文物展示區、研發室、工廠製程區、展售中心...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於2015年12月28日在隆重的點燈儀式和在地學生、團體表演之下隆重開館試營運。 被定位成「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的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面積廣達70公頃,斥資近一百一十億元興建。除了有著20公頃廣的主體建築,抵達博物館前還要先穿越一條長達142公尺、雙弧型橋面板的「至美橋」景觀橋。主體建築東側和西側分別以明亮玻璃惟幕和金屬圓盤...
南崙童話彩繪村‧北崙青蛙彩繪村
每座彩繪村都有不同的主題風格,位於嘉義縣新港鄉的「南崙童話彩繪村」與「北崙青蛙彩繪村」是以龍貓、青蛙為主題搭配上許多不同知名的卡通動畫彩繪,呈現出活潑歡樂的氛圍,由於南崙與北崙以及埤子頭村皆有相通,因此三個彩繪村可一同前往欣賞。 彩繪村一開始由住在北崙的村民帶著阿公阿嬤開始在家鄉的角落彩繪,後來結合了南崙與埤子頭村,聯合三個村里,由村民與藝術家努力不懈互相配合下,在建築物的外牆與河堤旁彩...
鰲峰宮
位於元長鄉的鰲峰宮,創立於清咸豐3年,是一座超過百年及堪稱為當地最具規模的廟宇,所供奉的主神為保生大帝,相傳為清朝雍正、乾隆年間,李姓先民自福建泉州移民至台灣,過程中雖驚濤駭浪但仍安然抵達,之後又覓得元長這片平原做為安身立命之所,感念此為保生大帝所庇祐,因而提議建廟安奉神尊。民國13年改建為磚造,又於民國72年時,因廟體結構受到風雨侵蝕,當地有志信士則倡議擴建,獲地方及善心人士慷慨捐輸後,終於76...
板陶窯休閒工藝園區
嘉義板陶窯為了延續交趾陶文化,不讓交趾陶藝術因為時代的進步而流失,故板陶窯創辦人結合嘉義嘉南平原的田野風光,創立了交趾剪黏的工藝殿堂。 板陶窯園區共畫分為五個區域,分別為交趾陶剪黏工藝館、體驗工坊、工藝產品販售區、板陶屋餐廳與戶外庭園區;工藝館有館主陳忠正的個展室、交趾陶剪黏工序法等;體驗工坊十分適合親子體驗捏陶等DIY活動;參觀後更可在板陶窯餐廳點一份餐,陶板燒、火鍋都是不錯的選擇。 ...
登雲書院遺址
登雲書院草創於清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當時名為登雲閣,清道光十五年時(西元1835年)創建更具規模的登雲書院,為新港鄉奠定了深厚的文學基礎。後登雲書院在西元1906年時遭受嚴重的地震天災被夷為平地,直到民國五十二年才於登雲書院的遺址上蓋了文昌國小,並於校舍二樓建立孔廟,是每年嘉義縣祭孔大典的舉辦地點。目前唯一留下的遺址僅有一塊石碑,是於興建文昌國小游泳池時所挖掘到的「新建登雲書院捐緣金名碑」...
朝天宮
位於北港的朝天宮在台灣本島的三百餘座媽祖廟中,是歷史最為悠久且香火最盛的廟宇。 朝天宮歷經了許多次嚴重的損毀,在多次的重建及維修工作,才得以保存。到朝天宮除了朝拜外,必須得好好品味這無上的藝術,廟內的龍柱、石獅、石雕、香爐及彩繪等,不論走到哪,就算不懂藝,你也一定會對這巧奪天工的精細設計,連連稱讚。 每年農歷三月十九日媽祖誕辰及大甲馬祖回娘家時,總是人潮洶湧、鑼鼓喧天。北港鎮最熱鬧的地...
北港戲院
位於北港鎮義民路上,現在已經非戲院的舊北港戲院,為日據昭和時期的建築物,於台灣更是極具歷史意義的建築代表。以當時所流行的土紅色面磚所設計出具有階層感及曲折線條,充分呈現出歷史味道的建築傑作。
蔦松彩繪村
「蔦松彩繪村」位於雲林縣水林鄉,由「優雅農夫團隊」打造,希望將農村色彩化,因此開始改造傳統農村計畫。「蔦松彩繪村」以當地特產番薯與傳統農村生活為主題進行大型建築與牆面彩繪,並且將廢棄水林農會改造成充滿農村溫暖氣息的「番薯會社」,內有販售當地特產與番薯知識介紹,並將番薯設計成可愛公仔,充滿活潑俏皮的鄉村氣息。 「蔦松彩繪村」中有幾個較知名的彩繪景點,如蔦松國小前的蔦松車站、水林鄉公所、...
北港水塔
建於昭和5年(民國19年,1930),已有68年歷史的北港水塔,為鋼筋混凝土造之建築,以北港溪流為水源,用來改善北港鎮居民的飲水。自來水廠其日文稱為「水道」,有取水井、沈澱、過濾、消毒等設備,處理後的水送到每一戶住家的過程,被稱為「水道水」,為當時最完善的設計。水廠辦公室的特殊造型設計,頗具美感。光復後,北港水塔則由北港鎮自來水廠經營,現在合併於台灣省自來水公司。
義民廟
與朝天宮僅一條街之隔的義民廟,是奉祀在林爽文與戴潮春事件中死難的英勇烈士。每年到了農歷5月30日烈士捨生取義的日子,北港都會舉行隆眾祭典。 乾隆51年,林爽文、莊大田合攻諸羅(現嘉義市),隔年再度攻陷笨港,當地居民為了保衛家園,招募了眾多壯丁勇士結成義和團且養了一頭很聰明的狗,晝夜輪流守衛,防止盜匪的偷襲。但卻在隔年因盜匪設計,而全部慘遭殺害,108位勇士及一隻靈犬因而喪命。同年底,清廷派福...